2010年3月23日 星期二

印象畫派 -- 資訊分享

 



印象畫派簡介:


 

















名稱:



印象派(Impressionism



發源:



法國



名家:



1. 馬奈(Eduard Manet


2. 莫內(Claude Monet


3. 畢莎羅(Camille Pissarro


4. 西斯來(Alfred Sisley


5. 雷諾瓦(Pierre Auguste Renoir


6. 狄加斯(或稱「竇加」)(Edgar Degas


7. 塞干提尼(Giovanni Segantini


 


 



內容:



捕捉「光」在瞬息萬變的景象上,產生的大自然色彩主張在戶外作畫,避免使用黑色,以光譜色作畫,讓個別顏色在欣賞者眼中產生自動混色的效果,使用自由的筆觸,不用線條勾輪廓,認為陰影是有顏色的。


對顏色有不同的見解及應用,提出了「物體沒有恆久的顏色」、 「推翻從前全是黑褐色的影子,改以影子為物體的互補色代之」 、「開始使用七種顏色作畫,以距離的自然混色替代以三原色於 色盤上調色所產生混濁的缺點,而各色仍存在於畫布上」理論。 印象派繪畫已經將文學、宗教、哲學分離開來,而把全部的注意 力都灌注在視覺的世界裡。


1874415日,一群在巴黎的畫家,展出數年來一直被官方的沙龍排斥的作品 165件,展覽期間批評家給他們開了一個玩笑說:「這是一群印象派畫家的展覽」,因莫內(Claude Monet)的作品,名為「日出.印象; 而這群畫家就以印象派畫家自稱。


西洋的繪畫從文藝復興到19世紀中葉,都走寫實的路子,當這種寫實技巧達到頂點之後 ,使得畫家對此失去了興趣,同時這些作品所運用的色彩都是因襲傳統,不注重時間、 空氣、光線等賦予色彩的影響,因此畫面顯得過於幽暗。


寫實主義


把日常所見到的事物忠實的記錄下來,代表的畫家有寫實主義之父


辜貝爾(Courbet,法,1819~1877)。



  一八六三年時,馬奈的畫作< 草地上的午餐>在官設的沙龍落選,並有其他的畫家作品也在這次不公正的評選中落選, 於是引起了少壯派美術家們的一致憤慨。 拿破倫三世知道了這件事,便特准全部落選的作品陳列於安杜士德利宮殿的一室,舉行了落 選者展覽會,至此,這些青年畫家們所倡導的新繪畫運動,逐漸推展開來。1874年,因沙龍被學院派畫家所獨佔,且不承認印象派的作品,於是這群青年畫家們,便借用了攝影商那達爾的二樓,展出畫作。其中,莫內展出了一幅名為「日出印象」的畫作,被一名美術記者譏為印象派。莫內積極採用這個名稱,自第三次畫展 以後,便乾脆稱為印象派畫展。


早期的畫家,在作畫時忽略了一個問題,即「光」與「色」的問題。現實的東西雖然不 是單純的原色,但任何複雜的色彩亦具有光采與亮度,至於能變化為種種的調子乃是光 線的關係。人們實際看到的,乃是由光線所變化的顏色,而且,物體的形在視覺上也會 因光線的關係而見其變化,因此眼睛可直接見其變化的形象,才是應該描繪的。


由以上的想法所發展出來的繪畫稱為印象派,印象派的畫家們把光的輝煌、色的亮度與純度加以強調,並如眼睛所見地去畫,即重視視覺印象。印象派最初的開拓者馬奈(Edouard Manet),他並非一開始就用上述的方式作畫,只是給予顏色以金碧輝煌。真正確立印象派的輝煌表現法是莫內(Claude Monet),使馬奈所啟發的印象派繪畫得到實際的發展,並使其理論獲致確立。莫內專門描寫大氣與光的色彩變化,即就因太陽光線照耀而微妙變化的色調而表現其瞬間之形象,例如他不把樹葉一片片照實際的形狀細心的描寫,而是把所看見的整體表現出來。


唯有在陽光下才能給予物體這種微妙的光線變化,因此畫家們把畫架移至戶外寫生,題材亦幾乎為風景畫,使得以它為中心的初期印象派畫家又被稱為「外光派」。注重光與色的描繪,不重視外形的描寫。 陰影以藍、紫色取代傳統的黑色 陰影部份亦有色彩表現,只是明度、彩度較低。 以光譜作畫。 畫布上以補色並置的方式,增加彩度和明度的加法混色。 否定固定色黑色及深褐色。 調色盤上都是一些明亮的色彩。 對印象派而言自我乃是中心,強調自己眼睛所看到的、自己所感覺到的,可謂極端地強調個性。



 

































新印象派(Neo-  impressionism



 



發源:



名家:



1. 秀拉(G. Seurat


2. 羅丹(Rodin


3. 西涅克(P. Signac  



內容:



企圖以更科學的方法,分析各種色調,顏料不調色,直接以一小點一小點的原色畫在畫面上,使其體系化。筆觸細密整齊,彩度、明度皆高,具有堅實的構圖及裝飾的風格。


新印象派把印象派極力追求的光與色,做更深一層的分析,而完成了印象 派在藝術上的真實意義。嚴禁混色,所有的顏料必須一小點一小點的維持原色,以此色點 所構成的畫,雖無法保留物型的正確性而類似中世紀的碎錦畫, 然其所繪出前所未有而最忠於自然的豔麗光線,此用科學精神來 研究光和讚美光的畫法,就稱做「點描法」Pointulism


19世紀末,印象派發展至最高峰時期,緊接著誕生了「新印象派」,此一繪畫運動的興 起是受到印象派理論的啟示。 以秀拉為首,比印象派更進一步的由外光的追求而運用科學化的描寫法,理論根據光學 而來,將色調分割成七種原色(分析太陽光後得到的七色)


新印象派企圖以更科學的方法,把各種色調分析,體系化 、機械化 ,分析色彩細密整齊的小筆 觸,堅實的構圖及裝飾風的作風。在畫面上直接以原色小點作畫,利用人們的眼睛自行 把色彩混合(光學中的補色原理) 以原色小點直接點在畫面上,保持色彩本身的純度和明度,使畫面色調鮮明而活潑,又 Pointillism(點描派)Divisionism(分割派) 在構圖上運用數理的構造,大膽導入希臘以來有名的「黃金分割比例」



後印象派(Post Impressionism



 



發源:



 



名家:



1. 塞尚(Paul Ge'zanne


2. 高更(Paul Gauguin


3. 梵谷(Vincent Van Gogh


  



內容:



反對把物體分解成支離破碎的『光』和『色』,而代之以更綜合的觀點,回復到事物的『實在性』。怎麼說呢?前面所提的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皆是以感覺而用科學的方法作畫, 是一種非常客觀的藝術,也是寫實主義過分發達的結果。受哲學及文學方面反客觀的科學之影響,繪畫不得不加入了主觀的成份,亦即以個性為基礎的強烈自我表現。另受東方簡潔明瞭的山水畫風影響,以及更為精密和正確的照相 術之純客觀比較觀點來看,都是激起後期印象派藝術興起的原因


初期及新印象派只追求光的變化,把重點放在光與色的分析上,不久人們便對這種只依賴視覺及科學分析的畫法感到不滿,而又重新反省繪畫的本質,於是被稱為後期印象派的塞尚、高更、梵谷便陸續出現。 現今所談的後期印象派是指1878年塞尚離開了印象派後,到19世紀末葉及20世紀的一段時期中,塞尚、梵谷、高更等三人創作的總括,也就是在他們三人死後,才被稱為後期印象派。他們的共同點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段印象派時期,反對把物體分解成支離破碎的「光」和「色」,回復事物的「實在性」。三人都是從印象派走出來,再去反對印象派。他們覺得印象派及新印象派對光與色的描寫太偏於視覺的寫實,而忽略了對象本身過份注重客觀的表現,而否定了主觀的表現 。後期印象派雖是印象派後期的一個階段,沒有實際組成一個繪畫運動,但它卻含有反抗印象派的自然主義之意義。雖含有反抗印象派的自然主義之味道,但並不是去否定印象派。前面所提到因光線的不同,會使物體的形看起來略有差異,但一顆蘋果在任何的光線條件下看,它不仍是一顆 蘋果嗎? 以塞尚為例,他以本質為主而追求形的一面,由基本的單純化形態之組合而畫下永恆不 變的空間或立體的自然形象。以單純化的面與色作最有效的描寫。


不滿印象派對光的濫用及色彩的分解。保有印象主義的特色,注重創作,尋求畫面動態關係與精神層面的探索運用強烈的主觀將視覺以外的精神層面表現出來,即致力於自我的表現,並重視形成的觀念。啟發了2個法國藝術:立體派及野獸派


文章轉載ttp://vovo2000.com/talk/w-art/








 



其他參考資料連結


(以下部分,感謝好友Chialin 的分享)


畫家介紹 (全世界)


 


張麗華老師的西洋名畫導覽


 


印象畫派介紹


 


拾穗與晚禱


 


米勒的畫與人


 


後期印象派風格


 


印象派及後印象派時期 (1)   


2 則留言:

  1. 感恩分享受益無窮功德無量

    回覆刪除
  2. 澳洲樂活讀書會2010年3月25日 凌晨1:36

    欣賞藝術,也是體驗人生的一種.願與大家一起學習...感謝來訪.

    回覆刪除

澳洲樂活讀書會 第八十八期活動預告 『 悅讀閱讀 享受幸福』

澳洲樂活讀書會 第八十八期活動預告   『   悅讀閱讀 享受幸福』   閱讀可以陶冶性情,也是終身學習的基石   , 能彼此分享或聽導讀,讓自己有個動機來閱讀也是很好的事情 . 一起閱讀 ’ 吧! 讓我們保持年輕 .   永遠像個學生 ,   保持...